众所周知,美版的 14系列已经全系取消了实体SIM卡,改用eSIM卡服务,从外媒的拆解中我们也可以看到,美版主板都上原来SIM卡的位置也被替换成塑料块,据悉这个操作是为了让手机的重量能够和其他地区的保持一致。
其实实体的SIM卡从面世到现在,也已经有过几次的改版,从Mini SIM卡到Micro SIM卡再到如今通用的Nano SIM,肉眼可见最大的变化就是卡片的大小,手机内部设计空间越来越紧密,所以SIM卡的体积一再被压缩,现在苹果甚至要取消它,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手机内部设计可用的空间更多,而且减少开孔意味着密闭性相对更强。当然用户手机开户到时候也不用去营业厅排队等,相信去过营业厅办业务的用户,大家都懂那种排队的心酸。
不过eSIM卡对于现在我们的市场来说,条件并不是很成熟,因为运营商也不想轻易改变自己的业务结构,eSIM卡替代实体SIM卡手机卡,这也意味着运营商们会少了一笔收入,实体SIM卡坏了,去营业厅补卡是需要付费的。当年小米MIX4发布的时候就提到了一个类似的概念,无卡上网手机卡,可惜在正式上市前被叫停了,懂的都懂。
当然,在更早些时候,就有产品和如今的eSIM卡产品很类似,那就是当年风靡全国的小灵通。小灵通有别于传统的SIM卡手机,它有专用的通信网络频段,而且它不需要插卡。据悉当年推出小灵通是为了“通过微蜂窝基站实现无线覆盖,将用户端(即无线市话手机)以无线的方式接入本地电话网,使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电话不再固定在某个位置,可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使用,随时随地接听、拨打本地和国内、国际电话,是市话的有效延伸和补充”。小灵通巅峰时期,全球用户数是超亿的。当然,小灵通当年背靠的是UT斯达康,不懂的网友可以去查查。可惜,随着时代的发展,科技的进步,小灵通业务终究还是退出市场,成为历史。
我当然也知道,当年的小灵通业务和现在的eSIM卡业务不一样,但是其实实现的效果基本相同,就是无卡。PS:不过后来的小灵通也可以机卡分离(2005年)。小灵通本质上就是第一代移动通信,也就是1G,而我们熟知的SIM卡则是第2代移动通信(GSM、CDMA)才有的技术。当时的小灵通大部分都是P制式的,不能够漫游(出了市就没信号),号码的数位和座机相当,说白了就是远一点的无绳电话(子母机)。
讲一个题外话,那就是小灵通的名字由来,当年是UT斯达康公司(小灵通母公司)得到叶永烈先生的无偿授权,将“小灵通”命名为一类无线市话产品的称呼。小灵通则是出自《小灵通漫游未来》,这也是某时期以后国内面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,是70后和80后心中永久的记忆,话说屏幕前有小伙伴看过吗?就从名字来看,小灵通漫游未来确实很有那味,不看内容你甚至都以为这是一本科技著作,类似当年比尔盖茨写的《未来之路》。
我一直认为,科幻片才是人类创造力水平的体现,那些历史回顾大片,大部分都是有蓝本的,所以创作的时候有依据,就少了很多想象的空间,而科幻片,则需要人们发挥脑洞想象力,去“猜测”未来的世界会怎么样。我相信eSIM卡业务在不久的将来,也会在国内普及的,但是前提是要运营商准备好了让改变发生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jxjx371.com//a/lianhao/20221002/1000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!